当前,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与世界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机遇、新任务、新阶段、新环境和新要求,亟须应对的风险和挑战更加错综复杂,推进国家安全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个体和组织已成为当今数据生产的重要载体,数据也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与技术等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安全构成了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数据安全意识和素养也被认为是推进数字中国高质量建设的基础条件。然而,数据在充分体现“数字民主”的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利维坦”的潜在风险,各种不确定性和难预料的因素不断增多,数据泄露、数据权力异化等随时可能发生。因此,要着力增强全民数据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树立科学的数据安全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培养全民数据安全总体意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体、组织和国家所产生的数据将行为主体的敏感信息、自身权益以及经济价值等置于更加透明的位置,更多生物识别信息、身份信息和虚拟身份标识等保密信息的分类存储仍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挑战。当前,我国数据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着不同领域、不同程度的潜在安全隐患,有必要以培养全民数据安全总体意识作为出发点,全方位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多层次增强全民数据安全素养。首先,要培养领导者数据安全总体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数据安全能力,持续提升干部队伍数据认知、数据使用技能和素养;建立领导干部数据安全素养和数字技能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全覆盖、差异化开展领导干部数据安全素养常态化培训。其次,要增强企业员工的数据安全总体意识,建立数字化思维,提升企业员工数据安全保护意识和素养。数字化转型加速背景下,“管运分离”的操作化模式更应聚焦企业主体,及时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安全的管理体制,亦需企业员工自觉维护业务范围内的数据安全。最后,鉴于数据概念的包容性特征,数字、文本、图像以及照片等越来越以电子形式保存、共享和应用,更多个人信息被商业性小程序肆意采集,数据欺诈和广告轰炸等现象屡见不鲜,培养全民数据安全总体意识、切实保护数据安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迫切。
增强数据安全法治意识。我国已陆续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每一部法律都与信息安全息息相关。从法治层面来看,增强数据安全法治意识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结合我国数据安全的实际,既需充分引导全民依法规范共享和应用数据,坚持依法治数、依法用数、依法上网,也需加强数字空间生态治理,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积极开展数据安全普法,增强全民数据安全法治意识和素养,引导全民自觉维护数据安全信息,鼓励全民了解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的时代背景、立法基础和重要价值;普及数据安全理念,抵制数据信息使用不法行为,着重提升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数据安全的基本共识和法治意识。同时,要强化全民数据安全应用的伦理规范和行为规范,特别是增强新兴职业群体的数据安全法治意识,全面践行近期网信办新修订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优化公民在互联网、微信、微博、网络论坛、自媒体平台等传播渠道发布信息的条件。数据处理部门还应当依法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牢固树立数据安全责任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作为重要的数据处理机构,务必要站在数据安全法的角度开展工作,坚持“发展与安全兼顾”的理念,严格落实数据安全法的内在要求,着力增强业务人员数据安全法治意识;将数据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切实采取措施确保各领域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积极营造数据安全全员法治文化机制,更好地发挥数据作为生产力的作用。
提升全民数据安全基本素养。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化深度转型,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个人数据的采集、读取和应用高度依赖,这也导致数据泄露、数据记录暗中交易以及数据权力异化等数据安全风险持续增长。对个体而言,提升数据安全基本素养有利于消解上述潜在风险。首先,要具备安全存储个人和组织数据的基本素养。针对重要的个人和组织数据,要定期开展强加密和多备份工作,防止网络中断、硬件故障和软件崩溃带来的数据价值损失或陌生访问。其次,自觉养成避免在公共网络中处理重要数据的习惯。尽可能减少通过移动端和在户外公共场所免费网络环境中处理重要数据,降低个人数据隐私泄露的风险。最后,提升全民数据安全问题甄别素养。鼓励通过实名形式上网获取数据的行为,增强上网过程中对跨境数据、虚假数据和隐私数据的甄别意识,警惕被境外不法人员利用而导致数据泄露的风险。
开展全民数据安全科普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指示为新发展阶段增强全民数据安全意识和素养提供了新思路。开展全民数据安全科普宣传,一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鼓励各部门、行业和地区制定专门的数据安全意识和素养层面的中长期规划,推进基本业务与全民数据安全意识科普宣传的协同发展。二是鼓励数据安全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课堂。一方面,构建数据安全终身学习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公共培训基地、公共图书馆、社会企业等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数据安全通识培训试点示范,推动制定面向全民发展的数据安全能力框架和认证单元,设计符合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特征的技术应用工具和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中小学、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要分类有别地将数据安全意识和素养课程纳入教学活动,着力增强师生数据安全意识和素养;高等院校要结合学校特色设置数据安全治理相关专业,加快完善数据安全人才培养机制,引导科研人员注重数据在科学研究中的合法、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