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据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四大生产要素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被誉为“石油”“钻石矿”。继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史又迎来一页注脚。
近期,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
由国家数据局自上而下统一协调推进各项基础制度建设,有望加强数据要素相关制度的顶层设计,增加制度和政策间的协同性,进而加快数据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打通数据壁垒,全国下“一盘棋”
事实上,在“国家数据局”之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市设立大数据管理部门。比如,上海和北京成立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北京市大数据中心,贵州成立中国首个省属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虽然各个区域在数据领域的行政管理职能得到强化,但海量的数据却难以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的共享。仅以政务大数据为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显示,截至2022年9月,全国已建设26个省级政务数据平台、257个市级政务数据平台、355个县级政务数据平台。可见,打通数据壁垒势在必行。
正如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孙吉峰所说,数字化建设从国家到省到地方一直没有统一的建设部门,虽然各省有大数据局,但由于管理职能的限制,数据打通依然困难。在政府行业,数据孤岛依然存在,如何面向应用进行数据的统一集中,解决跨委办局的数据共享值得思考。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也认为,当前数据要素流通依然存在诸多制度性难题无法解决,政府内部数据整合存在部门权限不够的问题,数据产业发展需要基础设施支持。
而国家数据局的组建将有望打通不同区域与行业的数据壁垒,加大数据的共享开放,实现全国下“一盘棋”。在国家数据局的管理下,各地的大数据部门可加强各地公共数据的统筹,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流通、共享及开发利用,进而形成全国统一的数据大市场。
“希望国家数据局早日挂牌运作,统筹谋划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数字经济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指导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各行业领域信息化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加强数字产业监管,对公共数据实行集中管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这样对媒体表示。
在信息通信和数字政府专家陈志刚看来,未来数据统一大市场的建成,将会成为驱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动机。数据要素化全面加速后,政府、市场、社会都会全面数字化。数字化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
保障数据安全,平衡数据保护与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数据局的成立还将为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安全长效运行机制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近年来,新技术新业态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数据规模也不断扩大,数据泄露、滥用等风险日益凸显,防范数据安全风险成为各方共识。
国家已从顶层设计层面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以此强化数据安全作为数字中国建设核心底座的地位。比如在今年1月,工信部、国家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16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价值释放。
对此,孙吉峰告诉记者,“国家数据局的组建将有利于完善数据的分类分级,建立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制度,加强对数据的保护。”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爱君也对媒体表示,国家数据局的职能有利于落实《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安全(保护)与发展(利用)的平衡。
可以想象,集中统一的数据确权授权运营模式便于地方对数据运营服务从源头进行监管,保证第一时间就平台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泄露、违规使用等问题做出响应,将损失和影响维持在可控范围。同时,国家数据局的组建也有望成为各方协作保障数据安全的纽带。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王勇表示,未来国家数据局将做好顶层设计,平衡好数据的安全和开发利用,建立全国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统筹和协调相关部门有效履职,实现国家层面数据的汇聚和共享,为各个领域提供数据资源支持。
据IDC统计,2022年中国产生的数据规模达23.3ZB,全球占比达23%,并有望在2026年成为全球产生数据最多的国家。现阶段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机遇与挑战并存,而国家数据局的组建无疑是恰逢其时。伴随着数据要素的加速流动与数据价值的充分释放,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将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